“咖啡知识生动图表”第七弹:7款你必须要了解的“稀有豆种”……
“生动图表”系列又来干货啦,这一期和大家聊的是7款比较“稀有豆种”,或者说会在一段时间里被谈及比较多,可大家平时喝到的情况不会太多,会让人对其了解一知半解,那么今天就做个集合专题,和大家好好聊聊这几个你必须要了解的“稀有豆种”,咖啡知识又增加了呢!哈哈。

下面这幅图就是今天要讲述的7款咖啡豆种了,它们的中文名称我已经标注在图片上了(选择的是目前市面上我们在分享交流中比较常用的中文释义,可能存在个别用字的差异,大家主要记忆英文部分即可),在这7款里面可能知晓度最高的应该就是瑰夏豆种了,其余豆子可能不少小伙伴都比较陌生,也希望未来当你在某家咖啡馆看到了这里面的豆种,不妨可以好好品尝一下啦!

Caturron·卡杜龙
第一个要和大家聊的就是Caturron豆种,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会觉得它一定和Caturra这个词有着什么联系吧?没错了,Caturron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稀有品种,仅产于哥伦比亚,中文释义可以说成“卡杜龙”或者“大卡杜拉”。 它是卡杜拉品种的一种野生变异,最初是在哥伦比亚蕙兰省(Huila)发现的,位于哥伦比亚西南部,这里也是哥伦比亚最著名的咖啡种植区之一。哥伦比亚最大的河流马格达莱纳河流经该地区,为咖啡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并(直接和间接)为哥伦比亚创造了高达86%的国内生产总值。
Caturron豆种因其普遍的野生和充满活力的风味而受到农民和咖啡爱好者的特别关注,我们所熟悉的Tim Wendelboe曾委托进行的最新基因测试表明,Caturron是Timor杂交品种和卡杜拉品种的杂交品种,因此在基因上与哥伦比亚品种非常相似,但在视觉和感官上却独一无二。该品种以在杯测中带有丰富的热带水果香味以及略带咸味的香草味而闻名。
同时Caturron并非人为培育,它是一种罕见基因突变,其抗叶锈病和相对较高的产量成为咖农很喜欢的品种,我们通过图片可以将其与瑰夏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卡杜龙豆粒比传统的卡杜拉更大,形状也更圆润,有点像瑰夏咖啡豆,但更加圆润。通常这款豆子在哥伦比亚当地会采用厌氧发酵的方式,为了突出其复杂多样性的风味特性,一般会带有红色和紫色水果的香味,尾韵会比较高甜或带有一些香料调。
Papayo·帕帕尤
第二个我们要聊的就是这个读起来有点cute的豆种了,那就是Papayo,可以被翻译成“帕帕约”或者“帕帕尤”。该豆种主要出现在哥伦比亚的慧兰省,那我们都知道Papayo是木瓜的意思,这也是因为其形状类似木瓜而得名。最初,帕帕约被认为是卡杜拉(Caturra)的突变体,但后来的基因检测表明,它与埃塞俄比亚的原生种有密切关系。
Papayo在蕙兰属于一个相对不为人知的阿拉比卡品种,除了蕙兰之外,它还生长在哥伦比亚托利马(Tolima)和金迪奥(Quindio)等其他地区。大家还记得这两年在咖啡馆上座率特别高的大肚脐豆种(Ombligon)吗?有不少媒体和学者将大肚脐和Papayo放在一起讨论,说的是他俩可能是同一个品种,提出这种说法的原因有很多,括它们都是蕙兰特有的品种,外形相似,而且基因构成都与埃塞俄比亚的品种很接近。但世界咖啡研究组织也曾发话,说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帕帕约和大肚脐是同一个品种。
对于咱们普通咖啡爱好者来说,只要它好喝就足够了,帕帕约豆种具有花香和带有芒果、菠萝、木瓜和李子、樱桃、桃子等核果的果香风味,甜度适中偏高,口感丝滑圆润,类似于高品质肯亚咖啡的味道,如果遇到就不要错过它啦,哈哈!
EUGENIOIDES·尤金
第三个要和大家聊的是EUGENIOIDES,这是前几年特别火的一个豆种了,可以翻译成“尤金尼奥德斯”,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尤金”,说的就是它了,它就是传说中阿拉比卡的“亲妈”,哈哈。尤金尼奥德斯,原产于东非咖啡种植国,在它的主要生产地是哥伦比亚西部,种植海拔在1900-2000米之间。
这种豆种的咖啡树的叶子和咖啡果实比阿拉比卡小,尽管种植它并不特别困难,但它们的产量确实比阿拉比卡低,而且该品种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或实验性的咖啡种植。所以这款豆子目前市面上可见的渠道也比较少,售价也属实算得上“奢侈”了。我曾经买过做风味测评,当时一包100克的豆子,花了428元才买到,都能和现在很多知名庄园的高品质豆子相媲美的价格了。
尤金的咖啡因含量自然较低外,它还拥有一套非常活跃和独特的风味特征,其咖啡本身是甜的(也许是因为较少存在咖啡因的苦味),通常风味评价会提及这种咖啡有欢快的、不寻常的味道,如芝麻糖、烤棉花糖、柠檬和谷物牛奶的风味。我们自己当时测评的时候,最大的感知就是尤金带有甘蔗一般的甜感,就是那种咽下后还口有余香的甘甜,不得不说,甜得很真实,哈哈。
Laurina·劳丽娜
第四个要和大家聊的是Laurina了,可以翻译成“劳丽娜”,这个豆种倒是在我的分享里提及过好几次了,主要是我自己也对它的风味赞不绝口啊。如果你觉得这个名字有点陌生,那么如果我说“尖身波旁”,你是不是就觉得稍微耳熟一点了呢?这款豆种也是在前几年火过一大段时间,它最大的特色是一种天然低因咖啡豆种,基本上是其他阿拉比卡豆种的咖啡因含量的一半。Laurina品种最早在印度洋留尼汪岛(以前称为波旁岛)野生生长,留尼旺是法国的海外地区,位于马达加斯加东部。之所以它叫尖身波旁,这是因为其豆型狭长,两端是尖的,而普通波旁种是豆型短小,轮廓也是椭圆形的。
那么这种咖啡豆种又是如何起源的呢?我查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早在17世纪,整个欧洲的咖啡消费量都有所增加。法国人试图在法国东部种植咖啡,但没有成功,因此法国殖民者转而寻找其他气候和地形更适宜的地区。1715年,法国殖民者从也门的摩卡向留尼旺的圣丹尼斯运送了几株咖啡,这些植物属于波旁品种。直到1810年,在岛上他们发现生长着新型波旁植物,这些植物较小,长出椭圆形的咖啡樱桃和豆子,由原先的圆体波旁演变出了尖身品种,俗称的Bourbon pointu,也可以叫Laurina。尖身波旁是波旁品种的自然变异,这意味着它们在基因上几乎相同。
Laurina简直就是“体弱多病”,甚至一度几近灭绝。在19世纪,甘蔗种植最终取代了留尼旺的咖啡生产,因为它更赚钱,这意味着岛上的本土咖啡植物只生长在野生环境中,而不是有意种植,这也使得Laurina变得更加稀有。但有时峰回路转就是一种机缘巧合,日本一位名叫川岛义吉的咖啡农学家,他曾在萨尔瓦多国家咖啡研究所学习,之后加入UCC咖啡公司,在牙买加、夏威夷和苏门答腊建立咖啡农场。他在2001年的时候,在留尼旺重新找到了这个品种,并展开了复育计划,试图重新振兴这个稀有品种。在次年他们通过广播招募了全岛的志愿农民,最后105人被选中参加试验。专家组从找到的30株咖啡树中培育了大约50000株幼苗,这些幼苗也是精挑细算,将不纯种的剔除,每个种植场的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监测并评估了该品种的生长速度、咖啡因含量等,直到2006年底,他们收集到800公斤的Laurina咖啡生豆,里面选择200公斤优质生豆做最终销售,在当时以每100克售价70美元成交的。除了留尼旺之外,19世纪Laurina首次被带到巴西,这些年,在巴西和很多其它国家地区,也有小规模的公司或者个人在试图培育天然低因的咖啡品种。
通常该豆种采用日晒处理方式,这使得其入口有一股淡淡的橙子酸感,整体口感圆润干净,由于其低咖啡因的特性,Laurina豆种的口味更加酸甜清香,饮用时不必担心咖啡因带来的负担。
Sudan Rume·苏丹如魅
第五个要和大家聊的就是Sudan Rume啦,可以被翻译成“苏丹如魅”或者“苏丹汝媚”,Sudan Rume是一个古老的陆地品种,最早在南苏丹的博马高原种植。它是包括SL28在内的许多知名品种的基因母本。其实这个品种的豆子已经在咖啡产业里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了。业界常用它来和其他品种杂交,以此增进品质和抗病性。所以苏丹如魅这种豆子采收率比较低,此品种本身的产量不高。
最让它名声大噪的还是2015年,Sasa用这个品种的豆子(再搭配上二氧化碳浸渍法)拿下世界咖啡师大赛的冠军,苏丹如魅也因此一举成名。苏丹如魅最早源自苏丹的波媚高原(Bome Plateau)丰富的香气并带有水果的酸质以及甜感是其一直以来的特色。当时Sasa的幕后功臣就是哥伦比亚圣图阿里欧庄园,其庄园主是Camilo,他让大家认识了苏丹如梅这个古老的咖啡豆种,同时通过一些创新的处理法让豆子的风味呈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该品种以其较高的杯测分和复杂的特性而闻名。
新利官网appPink Bourbon·粉波旁
第六个要聊的是粉波旁了,顾名思义它的咖啡樱桃成熟后是浪漫的粉红色。属于十分稀有的新品种,它是由红波旁和黄波旁杂交培育而成的。之所以说粉波旁是稀有品种,主要是想要保持这份漂亮的粉红色是很难很难的,有时会收获一些橙色的波旁,那是因为咖啡果实的颜色最终是由花粉粒里面的隐性基因所决定。在选定的要进行杂交的花粉粒中,既有倾向黄波旁的黄色基因也有倾向红波旁的红色基因,而这些都属于隐性基因,非常容易相互干扰。在新品种杂交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很难控制它的稳定性,所以在现阶段是否能结出喜爱的粉红色咖啡樱桃运气好更加重要。
目前可以在哥伦比亚和危地马拉看到粉红波旁的身影,虽现在还不算多见,但其对抗叶锈病的能力却超强,产量也很好,而且也不需要使用太多的肥料,对其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壮大还是比较值得期待的。其实波旁种,无论是什么颜色,大体都有一个比较共同的味觉标志,那就是拥有中等醇度、整体口感平衡顺滑的咖啡,口腔里还会带有一些梅子类的果汁酸感,整体的层次和适口感都是不错的。
Gesha·瑰夏
最后就和大家聊聊瑰夏吧,瑰夏一直以来都是咖啡风味追寻者的宠儿,是一种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种,关于它的第一个真实记录是在1936年,是由一位英国领事记录的,他在一个被称为“艺伎山”( Geisha Mountain,现更多翻译成“瑰夏山”)的地方附近采集了一个品种的样本。这些样本辗转各地,最后被送到哥斯达黎加的热带农业研究与高等教育中心(CATIE),而后也便开启了瑰夏在各地农场的种植之路。
我觉得瑰夏真正走到全球,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一定离不开一个庄园,那就是Hacienda La Esmeralda,也就是翡翠庄园。他们在当年2004年的时候,BOP评选中一举成名,从那时开始,瑰夏可谓一路开挂,其生豆价格每磅高达数百美元,从而也引发世界各地的农民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巴西也都有种植瑰夏,当然也是为了可以赚更多的钱,攫取一些名声。
瑰夏豆种以其复杂且细腻的风味而著称,它的风味层次丰富,前段有饱满的杏桃和茉莉花香,中后段则有蜂蜜和花茶的甜感,余韵绵长。此外,瑰夏豆种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通常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其杯测质量极高。
好啦,以上豆种介绍就都讲完啦,虽然当中一些稀有豆种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但近年来人们对稀有和独特品种的兴趣确实在不断增长。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咖啡产地的神秘性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了解和熟悉它们,未来某天遇到就一定要尝尝哟!